读书|探索我们自身的可能性、复杂性、现代性和不可知性

来源: 文汇报2023-08-01 21:02:38
  

《社会性自我》

[英]伊恩·伯基特 著


(相关资料图)

李 康 译

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

本书悠游于黑格尔、巴赫金、弗洛伊德、莱恩、布迪厄、福柯、巴特勒、吉登斯等思想家的谱系之间,引经据典之中将“自我”这一指向繁复、脉络纷乱、变动不居的概念解析得鞭辟入里。此外,作者还将“自我”放置在新媒体、全球化、文化转型的崭新语境下重新审视,指引我们探索自身中的可能性、复杂性、现代性和不可知性。

>>内文选读:

第二版序言与致谢(节选)

要为一本书写第二版,这样的提议很有意思。赛智出版集团最初向我提出此事时,我第一反应是觉得,自己恐怕不能回过头去,做一项认为自己十六年前已经完成的任务。但随后我更仔细地掂量了一下前景,又重新燃起了热情:在中间这些年里,关于自我与认同,又写出了那么多作品,本书初版在许多重要方面已经过时,考虑到有关社会性别与性态的研究文献呈爆炸式增长,对于社会阶级的学术兴趣也是东山再起,情况就更是如此。因此,这部作品反映了当代社会处在一个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世界里,呈现出怎样变动不居的性质,而这种性质又对自我认同产生了哪些影响。但还不仅如此,我自己也变了。《社会性自我》的初版是以我的博士论文为基础的。经历了这些年有关自我问题的教学与写作,我的观点已经有了微妙的转变。有鉴于此,我选择重写整本书,而不只是补充些新的材料。这会更耗时间,但也有更令人满足的体验——希望读者也能和笔者一样感到满足。

同样有意思的是回想一下写作初版时的前前后后。最初的思想种子早在我本科时即已埋下,当时我的一位老师,罗伯特· 阿什克罗夫特,提问是什么让我们成长为如今之所是,我们又为何会有如今之行事方式:与此相关的究竟是作为个体的我们,我们发现自己所处的社会,包括我们的社会位置、制度角色或家庭背景及教育背景,还是这两者之间的关系?而这桩事情本身就例证了我们人类具有相互影响:一名良师能激发起学生毕生的兴趣和探究。不过,就像我在全书中都试图指出的那样,我们的一切作为都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之中。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开始以社会性自我为题做博士论文,并在八十年代末完成此书初版,这一阶段我们都生活在政治上的保守主义时期。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为整个八十年代定了调,宣称根本没有什么社会,只有个体和家庭。所以这似乎是在逆时而动,因为我要钻研的文献认为实情恰恰相反,即我们作为个体自我,只有在由与他人的互动组成的社会世界中,才能界认出自己有何差异,看到自己与其他一些人有异有同。但这样又带出了许多更大的问题:社会性的相似与差异,权力,不平等,社会阶级,社会性别,性态。这些就是本书的主题。

作者:伊恩·伯基特

编辑:周怡倩

责任编辑:朱自奋

关键词:

责任编辑:sdnew003

相关新闻

版权与免责声明:

1 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”(非商业周刊网)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

2 在本网的新闻页面或BBS上进行跟帖或发表言论者,文责自负。

3 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

4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。